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 | 薪火智药:探寻生物医药领域南北共创之路

发布日期:2025-07-30    作者:     来源:     点击:

传承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7月11日至17日,广东工业大学“薪火智药”社会实践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以青春之力践行延安精神,用实际行动专业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生物医药学院副院长卢宇靖、党委副书记张智、团委书记毛元渊率队与学生们一同参与。

圣地寻根,感悟精神伟力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队员们回顾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体悟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内,激昂的《抗大校歌》合唱声中,跨越时空的青春誓言愈发铿锵;梁家河知青旧居前,党员、团员重温入党与入团誓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深刻内涵在队员们心中愈发清晰;鲁艺旧址里,一曲《黄河大合唱》激荡耳畔,民族救亡的磅礴力量直抵人心。正是这股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力量,凝聚起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71330

图|学院党委委员卢宇靖给学生现场讲微党课

专业引航,根植红色血脉

走进延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践队队员实地观察酸枣树与地椒草等当地特色中药材,深入了解生物技术为药品生产带来的革新。延安制药在“用延安精神制好药”的 企业精神中,历久弥新。

图|与延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合照

来到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实践队员们实地见证了一条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全链发展、群众共享”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他们以中草药规模化种植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在苍术种植上,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联动周边村组形成大规模种植带。依托与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建成育苗基地和加工厂房,实现从育苗、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发展,不仅提升了药材品质,更拓宽了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务工增收。针对淫羊藿,建庄村创新林下种植模式,利用当地林区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套养”,既保护了生态,又实现“一次栽种、长期收益”。试种的淫羊藿市场前景可观,目前正逐步扩大规模。驻足智能化流水线旁,轻触手边的颗颗苗种,队员们亲身感悟到依托特色中药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宝贵经验。

而后,实践队师生于店头镇与当地干部开展座谈会进行交流,店头镇党委书记张翔、副镇长刘超、驻村干部张凡参会,回顾了中草药产业如何成为建庄村的“致富草”,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以实实在在的产业实践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图|“薪火智药”社会实践队与店头镇干部进行座谈会议

仁心济世,铸就精神灯塔

本次活动中,团队师生和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共同学习那段红色精神谱系,结合双方学科特色开展讨论学习;在与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协和班开展的以“延安精神与医学使命”为主题的共建交流活动中,两校学生共同讨论,结合专业实际分享感悟,从延安时期“救死扶伤、扎根群众”的红医精神对当代基层医疗工作的启示,到如何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推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结合。跨校的思想碰撞让实践队队员们坚定信念,永记“人民至上”的医学精神。

21981

走进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红枣培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践队员系统学习植物组培技术,感悟在革命圣地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科研传承。实地探访后,与延大师生举行座谈会,围绕学科发展、科研实践展开思想碰撞。双方交流心得,共话将延安精神融入科研报国,在新时代的“窑洞”里续写“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篇章。

26F3E

F65C

图|与延安大学共建合照

此次圣地之行,实践队表示,“专业研究应立足实地,走出象牙塔,将实验室里的探索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根植人民,服务人民。”行走在红色热土之上,延安精神同灯塔一般照亮青年学子的人生航向。在未来,他们定会继承延安精神,胸怀大我,用青春汗水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增辉!

图:陈玟臻 黄浩展  文:吴彤 程熠 毛元渊

下一条:我院党政办公室党支部赴永庆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